“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加杭州文化之旅的通中师生在清雅的茶意中,在幽远的宋韵里,领会杭州文化的源远流长,窥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两日研学,沉醉的是躯体,震撼的是灵魂。同学们切身体会到穿越时空、震撼人心的文化带来的巨大能量。
同生的古城,流岚渐褪,温婉而遒劲地走出千年风尘,行至眼前。常有一片绚烂的绿在我心中灼灼跃动,它汲取着日月光华,凝聚着山水灵气;它胸怀文人诗颂,温润着酒暖花深。研学时光短暂,心却久久为这片土地跳跃。
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杭州城温润遒劲的风骨是踏入那片曾经遥远而陌生的龙井茶园。茶园山光独揽,民居依山错落,当地人种的玫瑰花晕染在水雾之中。然而,茶园不止有诗情画意,亦隐藏着千百老茶农的艰辛苦涩。泥泞狭隘的小路,是采茶人十年不变的站立之处。微雨朦胧的山腰,湿润闷热,飞虫悬停于万绺茶叶之上。诗画描绘着茶香与清风,但曾经的我不知道,那画中之人都拥有着遒劲的风骨。岁月成碑,他们还是会坚守这片孕育新绿的润土。
炒茶,需要手掌在二百度高温的铁锅中握住一捧晾干的茶叶,来回摩擦,让茶叶如绿浪般起伏涌动。包茶,尤需灵巧的手法和细致的目光。每一次折叠,都蕴藏着茶农的智慧,沾染着风味人间的气息。品茶,有雅乐作伴,颇有曲水流觞之感,恍若梦回兰亭之宴。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深深扎根于杭州的山岭深处。古法的匠心和坚韧恒久的信念,是除却山光茶色之外书写成”茶”字的必需笔画。
——高二5班岳欣贝
宋城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为经营理念,仿宋代风格建造,主体建筑依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而建,并按照宋书《营造法式》建造,还原宋代都市风貌,是杭州城第一个反映两宋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世界三大名秀之一:《宋城千古情》。良渚古人的艰辛、宋皇宫的辉煌、岳家军的惨烈、梁祝和白蛇许仙的千古绝唱,丝绸、茶叶和烟雨江南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白娘子、许仙、梁山伯、祝英台、岳飞……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物,杭州人熟悉,外地游客同样熟悉。断桥、白堤、岳庙、龙井……刚刚游玩过、欢喜赞叹过的地方,忽然在舞台上以另一种方式重新与自己撞个满怀。或凄美感人或豪气冲天的情节,让我们沉浸其中,犹如穿越时光的隧道,时喜时悲,或惊或叹,沉浸到那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当中。中国人的爱国情、亲情、友情、爱情,在短短60分钟里全然呈现。演出的剧场舞台效果也变幻奇特。"金戈铁马"采用烟火和低压供电技术,虚化出射向观众席的炮火;"水漫金山"中的水幕喷头让整个舞台如瀑布喷流;"梁祝化蝶"里的激光灯将观众带入了时光隧道……升降舞台、移动观众席、全彩激光灯等科技手段的介入为这台演出制造了震撼的视听体验。看完演出,意犹未尽。
——高二7班 王子轩
漫步浙大,直观感受就是大。校园内大片大片的休闲绿地,美化了校园环境,清新了空气。个人认为“大学”之“大”并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占地面积上,宏伟也并非大学建筑的必要条件,反倒是在紫金港园区内的一个小小的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大”的体验感更强,图书馆内来自世界各地的藏书,回溯历史,兼收并蓄。大部头里倾注了编者细细考究的心血,绝非四位数的价格可以衡量。我相信浙大并非“大”得徒有其表,不过是我们的游览有些浮光掠影罢了。
尽管两天的行程已经安排的满满当当,我们仍然没能完全领略人间天堂全部的魅力。但研学只是一个开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我们一定还会有重游杭州的机会。
——高二(5)黄时雨
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里出现,在同一个时空里重叠,层层叠叠。大多在西湖边的爱情,都是不圆满的,因为圆满向来不算故事,所以梁祝、白蛇传在此诞生,成为杭州的一个代名词。我们与古人志趣相投,心心相印,在宋城中感受宋韵今辉,让古人的观物之道在现代人的感知经验和精神土壤中重新迸发,寻回山水之间的人——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宋代理学的伟大精神。偏是一个选择,安是一种姿态,它提供着一种生活中的安全感,最终构成属于时代集体的文化魅力。吴越春秋地,江南细雨靡,制伞匠人细细编扎,编制出独属烟雨江南的油纸伞的梦;各式各样的刀、剪、剑文物跨越时空呈现,不仅有干将铸剑场景再现,也有现代剪刀工艺的传承,在古人的岁月痕迹中,深浸博物馆的力量。
杭州,在这里有五千年良渚文化的遗存;在这里有曾经决定了杭州的命运的京杭大运河;在这里有白居易、苏轼留下的无数经典诗句;这里是马可波罗笔下民族杂居、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性城市,这里有“偏安”选择下的晴雨皆好,亦有新时代中的腾挪扩张和新兴发展……循着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步伐,我们踏过时光的河流,梳理这个城市的历史脉络,捕捉着它的独特性格,寻找着它最深层处的文化基因。杭州的文化内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而这样的城市精神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每一个见证它时光长河的人。
——高二6班 顾芯旖
走进百年浙大。正逢立夏,雨中执伞独行,颇有一番意境。穿越校友林,踏上刻有浙大迁校历程的石板,感悟体味着人文底蕴,看湖边杨柳依依,白鹭低飞,月季怒放。沿着大路一直向前,远望浙大医学院和药学院,在高楼间立着一块块石碑,被风雨打磨得光滑锃亮。上面镌刻着“无名良师”那一位位将遗体贡献给科学研究的志愿者们的名字。我们来到浙大正门。高大的拱门尽显气派,朱笔上书“浙江大学”四字。门旁的墙上刻着一句话:“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短短十几字,道出浙大学子的警醒。为什么而来,奔向何方。为自己,还是为社会,内心有清楚的规划和打算,再和毕业于通中的浙大学长交流,便越发坚定了前行的信心。浙大艺术和考古博物馆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千里江山图》等经典作品的摹本带给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
徜徉京杭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波光粼粼的运河水载舟覆舟,承载多少兴亡盛衰。在河畔的伞扇博物馆中绘制伞面,我仿佛置身于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看着姑娘撑着油纸伞徐徐走去。一旁的刀剪剑博物馆,则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雄壮豪气,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王朝的兴替,全部浓缩于剑身的铁锈里和刀锋的寒光里。最后,我们乘上画舫,在运河上遨游。在船身颠簸中,我们结束行程,阔别杭州。
不论是美景还是故人,不论是美食还是文化,杭州,给我留下深深的回忆。回程途中,不禁吟起: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高二8班 包一成
文之律。初夏的雨穿林打叶,而我们行在浙大校园。在马来西亚留学生的带领下,我们漫步于浙大,看一位位雨中伞下匆匆而行的学子,心中无不生出向往。参观浙大校园内的美术馆,书画艺术跨越千年,与现代思想碰撞,火花四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美的震撼力,感受到了前人极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烂夺目。
艺之灵。人间仙境杭州是中国工艺扎根、抽芽、生长的沃土,在悠长的历史时间里,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工匠,他们或是为了更好的幸福生活,或是出于对造型艺术的完美追求,因地制宜,造就出件件精妙绝伦的工艺品。西湖绸伞、杭州雅扇、仪仗龙吞口堰月刀、清末太平天国时期龙泉特制剑……都是在杭州工艺美术馆中寻得的宝藏。我们也摇身一变成了“见习工匠”,绘制纸伞伞面。同学们执笔蘸墨,行笔伞上,笔尖纸上都是绚烂的遐思,到有几分豪行于那杭州烟雨之中的畅快肆意。
——高二16班 杨吴凡
(图文:杭州文化之旅师生;文责:姜晖;编发:刘鑫燕;审核:陈晓宇;终审:鞠九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